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于永正:“特级”之“特”

[?? 中国教育报 ??] 作者:
2018-01-04 11:03:14 |

  2017年12月,于永正的病逝让中国的基础教育界进行了一场集体悼念。重新阅读这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文章,乐观和谦逊在字里行间跳动。他和白血病斗争3年,一篇《病中吟》满是段子,有的地方甚至让人忍俊不禁。而谦逊,更是这位特级教师在讲台以外的风骨。
  
  于永正谦虚,是因为他也犯过错误。对成绩差的学生,他曾扣以“差生”之名。每次考试后宣布分数,念到他们的成绩时,他还故意在分数的后面加一个“大”字:“李健——50大分!”晚年的他已誉满天下,回想此事依然羞愧万分,“我是他们的老师吗?我配做他们的老师吗?不知这些学生现在怎么样……请他们原谅我当年的愚蠢”。
  
  他常年改进自我。他的教学艺术也逐年升华。他在课堂教学中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巧妙结合,借以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
  
  有时上观摩课,于永正为了追求精彩,在课堂上会有“表演”成分,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后来于永正反思:课,应该越上越简单,大道至简,要去除形式上的东西。
  
  这样的反思贯穿于他整个退休生活,因为有了大反思,他说自己才知道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语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基本上明白了,所以我退休后才经常想,如果时光倒退十几年,让我再教一届小学生,该有多好!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会让学生从我这里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一个早把特级教师荣誉收入囊中的人,退休后的主题是“反思”。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特”,就在此处。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