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潘鼎坤:择一事,终一生

[?? 中国教育报 ??] 作者:
2018-01-04 11:11:0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数学教授潘鼎坤90多岁,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2017年5月,他却偏要折腾着再上讲台,而且不讲数学,专讲诗词韵律,200人的教室全都坐满,还有人专程从外地跑来蹭课。潘鼎坤也问自己,我一个数学教授,怎么讲唐诗宋词讲红了呢?
  
  我们当然可以有很多分析。
  
  比如专业。潘鼎坤多年看书读报,也常接触一些教授学者,他发现很多人对七律、诗词格律一窍不通,出版物上的诗词常让他皱起眉头,“平仄都不对”。他看到有人以为一句话七个字就是七律诗了,看到现在很多人会背诗、念诗,却不会作诗,不懂诗的格律,他就替他们着急,“这样很难明白传统诗歌最美的地方”。
  
  潘鼎坤有资格说这话。他1925年出生于浙江丽水缙云县双溪口乡潘家村。外祖父是一名秀才,早晚就在潘鼎坤旁边念书,耳濡目染加上严格管教,他的语文“童子功”那是相当扎实。所以当他开讲诗词韵律,虽算跨界,但一点也不离谱。
  
  再比如他的敬业。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他始终站在讲台上,从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起,带着大家走近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不用麦克风,中间不休息,没喝一口水。四块黑板擦了写、写了又擦。记不清讲稿内容时,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没有人主持开场,预定时间里,他讲完了全部内容,就如同平常的一次上课下课。
  
  这些当然很重要,但一定还有比专业和敬业更重要的因素。
  
  这是一个卖手机开始讲究说学逗唱的年代,这是一个情怀速生又速朽的年代。但是潘鼎坤说了,他是真心热爱讲台,觉得不上讲台,不把那些真善美讲授给学生,他就难受。他说课堂是他一生最快乐、最享受、最留恋的地方,自己没有心脏病、高血压,每月都领退休金,不干点什么,一把火烧了挺可惜的。
  
  “择一事,终一生”。人们不是常常追问人生的意义吗?90多岁的潘老爷子站在那儿,就是答案。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