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昆虫小王子”——郑州七中张涵淇同学专访

[?? 郑州七中官网 ??] 作者:
2017-12-19 16:31:42 |
  梭罗曾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在郑州七中校园里,就有这样一位希望“汲取生命中所有精华”的学生,他就是中美高一年级的张涵淇同学。从小学开始,他便已经叩开昆虫世界的大门,为自己心中的热爱倾注心血,时至今日,他依然素心所向,以梦为马,奋力前行。
  

郑州七中第三届理化生学科节上,张涵淇正在给大家解说昆虫标本制作流程
  

初一暑假张涵淇在国外自己坐车来回8个小时就为了寻找这家“虫店”
  

张涵淇自己饲养的乌干达花金龟“破茧而出”
  

张涵淇最喜欢的昆虫——印尼金锹
  

张涵淇同学正在为标本“整姿”
  

张涵淇同学的标本收藏
  

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生物学社的活动时间
  

生物学社的成员们在观摩张涵淇整理标本
  

获得“昆虫小王子”的一对一指导,同学表示很荣幸
  
  一本书,一个兴趣
  
  在郑州七中12月12日的理化生学科节上,张涵淇自信地走进众人的目光里,以自己对昆虫的热爱和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了“昆虫标本”的制作,收获了无数掌声和赞叹。这个钟情昆虫的男生,因为自己的兴趣,在这条路上收获颇丰。
  
  谈及对昆虫的兴趣,张涵淇说:“我大概是五六年前开始接触这些小伙伴的,并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他说,《昆虫记》是自己踏入昆虫世界的启蒙。因为对昆虫的热爱,他读完了整整十本的原版《昆虫记》,而法布尔在书中描绘的奇妙惊叹的“昆虫史诗”令他爱不释手,也提升了他对生物世界中这些小生命的浓厚兴趣。
  
  这个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昆虫的少年,在与昆虫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在长期的观察和标本制作中学会了沉心静气。
  
  一群人,一个坚持
  
  张涵淇坦言:“对昆虫的一路坚持,离不开那些陪伴我成长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帮助,我才能在饲养、分类、标本命名等专业性问题上受益匪浅,也才能真正感受到生物界的奥秘。此外,父母的支持也是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正因着自己对昆虫浓厚的兴趣和对自己“宝贝”的自豪之情,在高一刚开学不久,张涵淇就在老师的帮助下创建了生物社团。社团吸引了众多对昆虫和生物有着独特兴趣的同学们的关注和踊跃参与。“我很高兴会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与我一起探索生物,希望我能为大家提供平台,改变人们对昆虫的看法,让昆虫的魅力更加闪耀”,他如是说道。
  
  一份热爱,一颗种子
  
  面对昆虫,他投以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面对学业,他同样付诸一腔热血。或许他也曾迷惘失意,但张涵淇无疑正将高中生活谱写的精彩纷呈。
  
  “有些调皮,但是对自己的事情很认真,特别热爱小动物, 有次早读一只小猫坐他腿上好久。他既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又能潜心学习,成绩好,人也挺好。“
  
  “平常都养了很多小动物之类的,虽然发展了这样爱小虫子的爱好,但还是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还是很好。生物大佬,聪明,人还挺好相处。“
  
  同学的评价,无疑是对他努力坚持自我的最大肯定。在兴趣的引领中,在努力的浇灌下,张涵淇正默默表达着他对昆虫最真挚的热爱。
  
  心就像一块田,放过什么进去,都会播下种子,或早或晚,在条件成熟时种出果实,或甜或苦,或绿树成荫,或芒刺满地。心念一动,即如撒种,有时甚至有了收成也毫不知觉。对于张涵淇来说,那颗昆虫的种子似乎已破土而出,无论未来的航标是否如此,不再惧怕明天是否天寒地冻,这份热爱已将生活书写的细水长流。
  
  郑州七中校长王保军在教职工会上说过:“兴趣是导致成功的第一要素,兴趣+努力=成功。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考试,而是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成才。”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